本文目录一览:
- 1、“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 2、孔子曰: 唯有女人与小人难养也。 具体是什么意思?
- 3、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什么意思?
- 4、“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 5、天下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是什么意思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出自《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
唯:助词,没有实意。
小人:阴暗私欲满腔之人,与君子相对。
养:长养,修养,养生。(不是“我养你”的“养”😂)
不逊:没有规矩,坏了规矩。
整句的意思是:女子与小人都很难让自己养成好的习性,难养浩然之气,难养身心性命。所以与之相处,要注意远近距离。太近,容易坏了规矩;太远,显得傲气,容易招致怨恨,显傲也非君子所为。
附注:
养字在古代指修养,培养,养浩然之气,养身、心、性、命。女子主阴,虽然心思细腻,但遇事容易想很多,容易多愁善感,相对于男性,这不利于培养自己的好习性。但这是天性,孔子说这话并不是贬低女性,而是对女性的尊重和包容。难养,则是说养成更难能可贵。
小人因为总想着自己的利益,处心积虑,所以无暇养浩然之气。在《论语》里出现过很多次“小人”,并不是孔子瞧不起“小人”,要旨是讲“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教人往“君子”的正道上走。儒家思想提倡仁爱,更多的是帮助“小人”回到“君子”的正道。所谓的“远离小人”,不是叫我们去评判谁谁谁是小人,然后远离他,而是时刻警醒自己,反思自己,别走入小人的行径。孔子众多弟子里,只有颜回“三月不违仁”,孔子自己也是到了七十岁,才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所以原则上,每个人都有很多小人的习气,每个人其实都是小人,每个人都需要“养”。
孔子曰: 唯有女人与小人难养也。 具体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女子和小人是非常难以教养的。实际上的孔子并没有歧视女性的看法,他说的女子和小人是一种泛指,说的就是那些卑鄙无耻,阴暗狡诈之人。
出自:春秋 孔子《论语 阳货篇》
原文节选: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译文: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以教养的,亲近他们,他们就会无礼,疏远他们,他们就会报怨。
扩展资料:
背景:
这句话与孔子的亲身经历和个人认识有关系。孔子一生栽就栽在女子与小人身上。公元前501年,鲁定公9年,孔子作了鲁国的中都宰,继而提升为司空、司寇,他原想辅佐国君大展宏图,结果齐国送来80个美女,给鲁定公和相国季桓子。
于是国君陷入女色不理朝政,并很快疏远孔子。孔子在等待祭肉不得的情况下含恨离去。显然,孔子的政治前途就是葬送在了这80个美女手中。
由此可见,孔子说出“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绝非一句轻描淡写的戏言,它恰恰是孔子在对自己的政治理想屡屡受挫,仕途处处碰壁,审视、反思之后得出的一句沉甸甸的人生感悟,它实际上反映了孔子生命中一些无法言说的痛。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什么意思?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wéi nǚ zǐ yǔ xiǎo rén nán yǎng yě,意思:和那些内心阴险狡诈、卑鄙无耻的人是最难相处的,和他亲近相处时他不懂得谦逊有礼对别人,别人疏远他了,他又有怨恨。出自《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中“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扩展资料: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被认作是孔子不尊重女性的经典话语,也有为这句话辩解的;他们把这句话的女子的“女”说是另外个字意的“你”,小人说成是“小孩”,但真正翻译起却重叠,变成孔子说话反复,而且还像是骂人的,孔子一个文人不可能话说不直,也不可能低俗骂人,那不通。
其实对比现实,孔子这句话就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他只不过是孔子作为一个男人一时间的感触,与异性和下人相处很难的意思,并没有多大深意的话语。
《论语》一书中,孔子最为现代人所攻击的恐怕当属《阳货》篇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章。人们一讲到孔子,就指斥其“轻视妇女”。证据就是此章有云:“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说这句话时的背景。孔子是在卫国之行后发现自己不仅被卫国君主欺骗了,还被卫国君主身边的小人仗势愚弄。孔子于是指责卫国君主听信身边小人:“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孔子离开卫国之后,就发了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出处《论语注疏解经》卷第十七:“正义曰:正章言女子与小人皆无正性......此言女人,举其大率耳。”说明原文中女子与小人都是泛指。出于《论语·阳货》“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翻译:只有妇女小孩和小人不好养,亲近他们就会放纵,疏远他们就会怨恨。 女子,在古文中是合成词,指妇女和孩子。相似的还有“妻子”,在先秦文中的“妻子”是老婆和子女的统称,例如,“各顾妻子”各人只顾自己的老婆孩子。还有类似的词,比如,妇孺,妇孺皆知,现代中文将古文的“女子”转化为“妇幼”“妇女儿童”“母婴”等词汇,例如,妇幼保健,妇女儿童用品商店,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母婴候车室。 养,豢养。先秦豪门都有“养士”的习惯,就是收罗豢养一大批文人和武士,还有养歌舞伎的。这个词的古今意义变化不大,如,养虎为患,养家,养孩子,养老婆等词语组合。 近,亲近; 逊,谦让,退让。例如,谦逊,逊位。中文造字是象形文字,形声字,“逊”字,走在孙辈之中,表示谦让的意思。皇帝退位敬称为“逊位”。 远,疏远。 “近则逊,远则敬。”的思想不是孔子首创。在姜子牙与周公讨论治国时就有这种说法。亲近的人就不会尊敬你,疏远的人就会恭敬你。 《论语》通篇论述的是“君子”和“小人”的问题,即,什么样的人是君子,什么样的人是小人。如何成为君子,如何以君子之道治国,处世等等。孔子的学生大都是公认的君子,而原句中“女子与小人”显然是一类人。女教授于丹凭空杜撰出通假字“汝”,凭空添加“教养”“知识”等词语正好验证了孔子的话。
天下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天底下女子与小人很难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难养身、心、性、命。
天下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读作:tiān xià wéi nǚ zǐ yǔ xiǎo rén nán yǎng yě。
其中,唯是助词,无实意。养,指养身、养心、养性、养命。难养,很难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难养身、心、性、命。
出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翻译:女子与小人,他们都很难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难养身、心、性、命,所以与之相处要有远近分寸,太近了容易失礼,坏了规矩;过于远离,又容易招致怨恨,而不利于儒学的传承。
扩展资料
孔子说这句话时的背景:
孔子是在卫国之行后发现自己不仅被卫国君主欺骗了,还被卫国君主身边的小人仗势愚弄。孔子于是指责卫国君主听信身边小人:“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孔子离开卫国之后,就发了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作为一个君主,对那些后宫没什么本事的拍马小人太亲近了,他们就会得意忘形,忘了自己的身份,开始用你的权力胡做非为,而你疏远她们吧,她们又要埋怨,是非常麻烦的事。
孔子之前,妲己误国,烽火戏诸侯。孔子之后,宦官小人当道,皇后外戚乱政的桥段更是屡屡上演,不可枚数。
以上就是关于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和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出自哪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