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竞技场_古罗马竞技场是哪个国家的

投稿 126 0

本文目录一览:

西方对足球的热爱与古罗马竞技场的关系

没啥关系。

现代足球起源自英国,各种条例规则都是那个时候定的。古罗马竞技场起源古罗马主要是斗兽场角斗场。二者毫无关系。

古罗马竞技场一般指角斗场。罗马角斗场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市内台伯河东岸,为古罗马的象征。角斗场建于公元72-79年,强迫8万名犹太俘虏作劳役,用工8年完成。

古罗马竞技场是怎样的?

古罗马竞技场被人们称为世界八大名胜之一。可以说罗马历史没有一页不与竞技场有关。公元8世纪时,贝达神父曾预言:“几时有竞技场,几时便有罗马;竞技场倒塌之日,便是罗马灭亡之时;罗马灭亡了,世界也要灭亡。”公元前1084年,日尔曼人打进罗马城,城内被洗劫一空,竞技场也被人遗弃,部分地应验了贝达神父的预言。

古罗马竞技场原名“费拉维奥露天剧场”,其地基原是古罗马帝国有名的暴君尼禄皇帝金宫中的一个小湖。公元72年,维斯帕西安皇帝开始兴建竞技场,至公元80年由蒂托皇帝完成,历时8年之久。由于修建竞技场的两个皇帝以及后来完成竞技场最后一层建筑的统治者都属于费拉维奥家族,即费拉维奥皇朝时期,故又称“费拉维奥露天剧场”。据记载,这座建筑是占罗马帝国在征服耶路撒冷后,为纪念其伟大胜利和强大的武力,强迫8万多犹太俘虏修建的。

这一浩大工程共用了10万立方米的石材和300吨用于勾联条石的铁条。公元3世纪和5世纪,由于雷击和地震破坏,竞技场曾修缮两次。此后,又频频发生地震,这里还曾一度成了罗马采石场,很多基石被人拉走,许多雕像也被人偷走。在罗马一些著名建筑上,如圣彼得大教堂等,都能发现竞技场的基石。1704年,教皇贝内德托十四世当政后,宣布竞技场为圣地,禁止采石,竞技场由此受到保护。1800年后,经过几次较大的修整,具面貌焕然一新。

古罗马竞技场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在罗马最吸引人的大竞技场(科洛塞奥竞技场),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的威尼斯广场南面,古罗马市场附近。它是迄今遗留下来的古罗马建筑中最卓越的代表,也是古罗马帝国永恒的象征。

大竞技场原名“弗拉维奥露天剧场”。其地基原是古罗马帝国有名的暴君尼禄皇帝的金宫中的一个小湖。

公元72年,维斯帕西安皇帝开始兴建,至公元80年由蒂托皇帝完成,历时8年之久,由于修建竞技场的两个皇帝以及后来完成竞技场最后一层建筑的皇帝都属于弗拉维奥家族,即弗拉维奥皇朝时期,故称“弗拉维奥露天剧场”。斗兽场的名称解作巨像,因为尼禄时期此处有一座巨像。

占罗马大竞技场外观呈正圆形,俯瞰实为椭圆形。整个建筑物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围墙高57米,均用淡黄色大理石砌成。可容纳观众8.7万人。围墙共分4层,一、二、三层均有半露圆柱装饰。第一层的圆柱为粗犷质朴的多古斯式,第二层圆柱为优美雅致的爱奥尼亚式,第三层圆柱为雕饰华丽的柯林斯式。每两根半露圆柱之间为一长方形拱门,一、二、三层共计80个拱门。第四层外层表面装饰较简单,由长方形窗户和长方形半露方柱构成。

据说,在古代的时候,第二、三层每个拱门洞中有一尊大理石人物雕像作为装饰,其姿态各异,英武豪俊,使建筑显得既宏伟又不失灵秀,既凝重又空灵。整体建筑看上去颇像一座现代化的圆形运动场。

竞技场内为阶梯形看台。竞技场中央是一个椭圆形的角斗场,长约86米,最宽处为63米,是斗兽、竞技、赛马、歌舞、阅兵和进行模拟战争的场所。当时为观赏水战,引湖水进场灌成池。

斗兽场是古罗马举行人兽表演的地方,参加的角斗士要与一只牲畜搏斗直到一方死亡为止,也有人与人之间的搏斗。

根据罗马史学家狄奥·卡西乌斯的记载,斗兽场建成时罗马人举行了为期100天的庆祝活动,宰杀了9000只牲畜。

古罗马竞技场过去的辉煌,只能由今天的遗址去猜测、想象了。古罗马以自己的文明为代价赢得了古希腊城邦。从这种意义上说,古罗马真的打败了古希腊?也许,只有一个常胜将军,那就是文明。当然,古罗马还是不同于古希腊的。通过汲取古希腊先进文化,古罗马建造出了拥有本民族气质的文明。从建筑上说,有两个代表:大路和拱门。而由此展开的罗马风更是影响深远,对西方建筑,尤其是教堂建筑作用巨大。

有朋友能够提供一点关于罗马竞技场的历史资料吗

意大利古罗马竞技场罗马斗兽场(Colosseum)

地理坐标41°53'25.38"N 12°29'32.47"N

亦译作罗马大角斗场、罗马竞技场、罗马圆形竞技场、科洛西姆、哥罗塞姆,原名弗莱文圆形剧场(Amphitheatrum Flavium),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

遗址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广场的南面,古罗马市场附近。

从外观上看,它成正圆形;俯瞰时,它是椭圆形的。

它的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大直径为188米,小直径为156米,圆周长527米,围墙高57米,着座庞大的建筑可以容纳近九万人数的观众。

围墙共分四层,前三层均有柱式装饰,依次为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也就是上周在古代雅典看到的三种柱式。

科洛西姆斗兽场以宏伟、独特的造型闻名于世。

罗马斗兽场(Colosseum),全名为:科洛西姆斗兽场,亦译作罗马大角斗场、罗马竞技场、罗马圆形竞技场、科洛西姆、哥罗塞姆,原名弗莱文圆形剧场(Amphitheatrum Flavium),位于今天的意大利罗马市中心,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圆形角斗场,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由4万名战俘用8年时间建造起来的,现仅存遗迹。

斗兽场专为野蛮的奴隶主和流氓们看角斗而造。

从功能、规模、技术和艺术风格各方面来看,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它的施工速度之快也是一个奇迹。

斗兽场平面式长圆形的,相当于两个古罗马剧场的观众席相对合一。

斗兽场长轴188m,短轴156m,中央的“表演区”长轴86m,短轴54m。

观众席大约有60排座位,逐排升起,分为五区。

前面一区是荣誉席,最后两区是下层群众的席位,中间是骑士等地位比较高的公民坐的。

荣誉席比“表演区”高5m多,下层观众席位和骑士席位之间也有6m多的高差,社会上层的安全措施很严密。

最上一层观众席背靠着外立面的墙。

观众席总的升起坡度接近62℅,观览条件很好。

罗马斗兽场由弗拉维安王朝的三个皇帝建造,它正式的名字是弗拉维安竞技场。

它的建造是这个新王朝的家族为提高自身在公众中的地位而发起的一系列运动的一部分。

韦斯帕西恩(公元69—79年)是这个王朝的缔造者,他的出身并不高贵;在尼禄自杀后的一年中,罗马又经历了三个短命皇帝的失败的统治,韦斯帕西恩随后坐上了皇位。

那时尼禄并未被遗忘;他所吞噬的广袤的土地和其他的奢侈物已经激起民愤。

因此,当韦斯帕西恩决定填平那属于尼禄的豪华金色宫殿的人工湖.将其变成公共娱乐场所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

这个用石头建起的罗马斗兽场(长188米;宽156米;高57米),由石灰华(10万立方米,采自提维里附近的采石场,通过一条特殊的马路运至罗马)构成,它是罗马最大的环形竞技场了。

人们相信大约300吨的铁被用来制造将石头连接起来的抓钩。

从外部看,这座罗马斗兽场由一系列3层的环形拱廊组成,最高的第4层是顶阁。

这3层拱廊中的石柱根据经典的标准分别设计(由地面开始,多利安式样,爱奥尼亚式样和科林斯式样)。

在第4层的房檐下面排列着240个中空的突出部分,它们是用来安插木棍以支撑“Velarium”的,Velarium是露天剧场的遮阳帆布,皇家舰队的水兵们负责把它撑起以帮助观众避暑,避雨和防寒,这样一来大斗兽场便成为一座1世纪的透明园顶竞技场。

罗马斗兽场能容纳的观众大约5万人。

共有3层座位;下层,中层及上层,顶层还有一个只能站着的看台,这是给地位最低下的社会成员准备的:女人,奴隶和穷人。

但即使在其他层,座位也是按照社会地位和职业状况安排的:皇室成员和守望圣火的贞女们拥有的、特殊的包厢。

身着白色红边长袍的元老们坐在同一层的“唱诗席”中;然后依此是武士和平民。

不同职业的人也有特殊的席位,例如士兵、作家、学者和教师,以及国外的高僧等。

观众们从第一层的80个拱门入口处进入罗马斗兽场,另有160个出口遍布于每一层的各级座位,被称为吐口,观众可以通过它们涌进和涌出,混乱和失控的人群因此能够被快速的疏散(据说这里只需十分钟就可以被清空)。

[编辑本段]建造背景

斗兽场由维斯西巴安(Vespasian)皇帝下令修建,是古罗马当时为取悦凯旋而归的将领士兵和赞美伟大的古罗马帝国而建造的。

在其儿子图密善在位期间建成,是古罗马帝国标志性的建筑物之一。

斗兽场建在另一个罗马皇帝尼禄的“金宫”(Domus Aurea)原址之上,这个宫殿在公元64年发生的罗马大火中被毁。

斗兽场是古罗马举行 *** 表演的地方,参加的角斗士要与一只牲畜搏斗直到一方死亡为止,也有人与人之间的搏斗。

根据罗马史学家狄奥·卡西乌斯(Dio Cassius)的记载,斗兽场建成时罗马人举行了为期100天的庆祝活动,宰杀了9000只牲畜。

斗兽场这种建筑形态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的剧场,当时的剧场都傍山而建,呈半圆形,观众席就在山坡上层层升起。

但是到了古罗马时期,例如埃庇道努剧场(Epidauros Theater,约公元前330年,设计师:皮力克雷托斯Polykleitos the Younger).人们开始利用拱券结构将观众席架起来,并将两个半圆形的剧场对接起来,因此形成了所谓的圆形剧场(amphitheatrum),并且不再需要靠山而建了。

而罗马斗兽场就是罗马帝国内规模最大的一个椭圆形角斗场,它长轴187米,短轴155米,周长527米,中央为表演区,长轴86米,短轴54米,地面铺上地板,外面围着层层看台。

看台约有60排,分为五个区,最下面前排是贵宾(如元老、长官、祭司等)区,第二层供贵族使用,第三区是给富人使用的,第四区由普通公民使用,最后一区则是给底层妇女使用,全部是站席。

在观众席上还有用悬索吊挂的天篷,这是用来遮阳的;而且天篷向中间倾斜,便于通风。

这些天篷由站在最上层柱廊的水手们像控制风帆那样操控。

[编辑本段]建筑特点

斗兽场的看台用三层混凝土制的筒形拱上,每层80个拱,形成三圈不同高度的环形券廊(即拱券支撑起来的走廊),最上层则是50米高的实墙。

看台逐层向后退,形成阶梯式坡度。

每层的80个拱形成了80个开口,最上面两层则有80个窗洞,观众们入场时就按照自己座位的编号,首先找到自己应从哪个底层拱门入场,然后再沿着楼梯找到自己所在的区域,最后找到自己的位子。

整个斗兽场最多可容纳9万人,却因入场设计周到而不会出现拥堵混乱,这种入场的设计即使是今天的大型体育场依然沿用。

斗兽场表演区地底下隐藏着很多洞口和管道,这里可以储存道具和牲畜,以及角斗士,表演开始时再将他们吊起到地面上。

斗兽场甚至可以利用输水道引水。

公元248年在斗兽场就曾这样将水引入表演区,形成一个湖,表演海战的场面,来庆祝罗马建成1000年。

[编辑本段]维护

公元217年斗兽场遭雷击引起大火,受到部分毁坏,但是很快在238年又修复,继续举行人与兽或人与人之间的搏斗表演,这样的活动一直到公元523年才被完全禁止。

公元442年和508年发生的两次强烈地震对斗兽场结构本身造成了严重的损坏,在中世纪时期该建筑物并没有受到任何保护,因此损坏进一步加剧,后来干脆被用来当作碉堡。

15世纪时教廷为了建造教堂和枢密院,竟然拆除了斗兽场的部分石料。

1749年罗马教廷以早年有基督徒在此殉难为由才宣布其为圣地,并对其进行保护。

约翰·保罗二世教皇生前每年都会在此举行仪式纪念这些殉难的烈士,但是却没有历史证据显示确曾有基督徒在此殉道。

[编辑本段]总体风格

位于罗马中心的壮观的斗兽场是古罗马当时为取悦凯旋而归的将领士兵和赞美伟大的古罗马帝国而建造的。

斗兽场的建筑设计并不落后于现代的美学观点,而事实上,大约2000年后的今天,每一个现代化的大型体育场都或多或少的烙上了一些古罗马斗兽场的设计风格。

如今,通过电影和历史书籍等媒介,我们能更深切地感受到当时在这里发生的人与兽之间的残酷格斗和搏杀,而这一切,只是为了给作壁上观的观众带来一些原始而又野蛮的 *** 。

斗兽场在建筑史上堪称典范的杰作和奇迹,以庞大、雄伟、壮观著称于世。

现在虽只剩下大半个骨架,但其雄伟之气魄、磅礴之气势犹存。

斗兽场平面呈椭圆形,占地约2万平方米,外围墙高57米,相当于现代19层楼房的高度。

该建筑为4层结构,外部全由大理石包裹,下面3层分别有80个圆拱,其柱形极具特色,按照多立克式、爱奥尼式和科林斯式的标准顺序排列,第4层则以小窗和壁柱装饰。

场中间为角斗台,长86米,宽63米,仍为椭圆形,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那么大。

角斗台下是地窖,关押猛兽和角斗士。

角斗台周围的看台分为3个区。

底层的第一区是皇帝和贵族的座席,第二层为罗马高阶层市民席,第三层则为一般平民席,再往上就是大阳台,一般观众只能在此处站着观看表演了。

场内看台共可容纳观众5万多人,底层地面有80个出入口,可确保在15分钟至30分钟内把场内5万观众全部疏散离场。

斗兽场的建筑师究为何人,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有人认为可能是后来建筑多米斯亚诺宫的建筑师拉比利奥,但已无从查考。

公元80年斗兽场工程竣工之时,举行了为期100天的庆祝典礼。

古罗马统治者组织、驱使5000头猛兽与3000名奴隶、战俘、罪犯上场“表演”、殴斗,这种人与兽、人与人的血腥大厮杀居然持续了100天,直到这5000头猛兽和3000条人命自相残杀、同归于尽。

无怪乎有人说,只要你在角斗台上随便抓一把泥土,放在手中一捏,就可以看到印在掌上的斑斑血迹。

当年,古罗马著名的奴隶起义首领斯巴达克就是一名角斗士,他最初率领78个角斗士起义,很快发展到 10多万人,在罗马各地坚持战斗达2年之久。

这次奴隶起义给了罗马奴隶制沉重的打击,马克思曾赞誉斯巴达克是“整个古代史中最辉煌的人物”。

古罗马竞技场是什么样的风貌?

古罗马竞技场外观呈正圆形,俯瞰为椭圆形。整个建筑物占地2万平方米,大直径为188米,小直径为156米,圆周长527米,围高57米,均用淡黄色大理石砌成。围墙共分四层,一、二、三层均有半露圆柱装饰,每两根半露柱之间为一长方形,第四层外表面装饰较简单,由长方形窗户和长方形半露方柱构成,在该层的2/3高处,设有等距离的支架,以便举行盛会时固定圆顶上端的天棚为观众遮阳。据说,在古代的时候,第二层、第三层每个拱门洞中各有一尊作为装饰的大理石人物雕像,其姿态各异、英武丰俊,使建筑显得既宏伟又秀丽、既凝重又空灵。

竞技场内部的看台由低到高分为四组,观众的席位按等级尊卑、地位差别加以区分。竞技场阶梯形看台,分为三个区:最低一排的席位是为元老院议员和高等平民准备的,中间是皇帝的包厢,两翼是执政官和奉神的淑女们的包厢,高处的座位是为贵族准备的,再往上是普通的平民坐或站着的地方。

以上就是关于古罗马竞技场和古罗马竞技场是哪个国家的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