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处于非洲东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16世纪以后,埃塞俄比亚先后遭到葡萄牙、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的侵略,陆续丧失了大片领土。
在19世纪后期,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整个非洲地区只剩下利比里亚和埃塞俄比亚保持独立。
为什么埃塞俄比亚能够在帝国主义列强到处殖民的时代能够保持独立?主要原因有:
一、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加强内部团结,积极整合国内各方面实力,与其他部族联姻。埃塞俄比亚国家内部非常团结。
二、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利尼克二世积极整顿军队,加强军事训练;从外国购买大量的先进武器装备和弹药,使埃塞俄比亚军队的战斗力迅速提高。
三、埃塞俄比亚在距今3000多年以前就已经独立建国。国家观念深入人心。强烈的亡国危机促使埃塞俄比亚人民空前团结。
四、埃塞俄比亚复杂的地理环境,成为西方列强入侵的一个障碍。埃塞俄比亚以山地高原和沙漠为主,地形崎岖复杂。
五、埃塞俄比亚皇帝集中优势兵力10万人左右在阿杜瓦战役中击败意大利军队,废除与意大利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9世纪后期,西方列强召开国际会议,准备共同瓜分世界。意大利把埃塞俄比亚看成是自己的势力范围。意大利在阿杜瓦战役中战败,被迫承认埃塞俄比亚主权独立。
正是因为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励精图治,带领埃塞俄比亚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打败了外国侵略者,才有效维护了国家的主权独立,避免埃塞俄比亚沦为意大利殖民地的命运。
但是,埃塞俄比亚也付出了惨重代价,厄立特里亚省被意大利侵占,沦为意大利的殖民地。20世纪90年代,厄立特里亚正式宣布独立。
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拥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是非洲的古文明中心之一。在近代,非洲遭到了欧洲殖民者的入侵,英法等列强几乎将非洲瓜分殆尽,但埃塞俄比亚是个例外。埃塞俄比亚是二战前非洲仅有的两个没有被殖民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为什么能够在列强的夹缝中一直保持独立?首先我们来看自然因素,埃塞俄比亚的地形有怎么样的特点,埃塞俄比亚位于东非大裂谷之上,境内以山地高原为主,大部属埃塞俄比亚高原,中西部是高原的主体,占全境的2/3,东非大裂谷纵贯全境,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高原四周地势逐渐下降。北部的达罗尔洼地降到海平面以下113米,为全国最低点。红海沿岸为狭长的带状平原。北部、南部、东北部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25%。西门山脉的达善峰海拔高度为4,623米,为埃塞俄比亚全国最高峰。地形崎岖导致殖民帝国对于此国的兴趣不是太高,首先此国的地形不能满足殖民者进行经济掠夺的条件,境内可利用土地资源稀少,经济效益低。第二,此国山地众多,殖民者想要进行有效统治,放置百姓起义,一定需要大量的军队进行占领,所以与其变为殖民地不如和埃塞俄比亚建立关系,进行间接控制。第二个原因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重重,法国在红海之滨的活动简直是捏住了大英帝国的麻烦,只要在苏伊士运河,这条不列颠人的命脉旁边稍有动作,伦敦的绅士们就得菊花一紧。由于这条路线通向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所以其间的每一个节点都关系着英国绅士们的核心利益。十九世纪末开始,意大利人在索马里一带的影响力日益加剧。对于世界顶级的离岸平衡手玩家英国来说,这无疑是天赐良机。为了制衡法国,英国对意大利人的活动采取了绥靖政策。有了“宽松”的国际环境,意大利开始得寸进尺。在十九世纪的最后二十年里,意大利以最初租借的一个港口——阿萨布为据点,一步一步地蚕食了奥斯曼帝国在当地的殖民地和部分埃塞俄比亚的领土,现代厄立特里亚的大致国界由此形成。意大利扩张至亚丁湾与厄立特里亚。三个帝国主义国家势力在东非交织,埃塞俄比亚在夹缝中生存,侥幸充当了三国之间的缓冲区,没有被帝国主义进一步打击,而仅仅作为保护国维持独立的地位,第三个原因是埃塞俄比亚的宗教问题,埃塞俄比亚不能算是一般的非洲国家,相反他们国家不论从什么方面都更像欧洲,作为最早的基督教国家 阿克苏姆一直和欧洲国家保持长期友好关系 在奥斯曼势力扩张的时代 他们与欧洲在非洲和印度洋一直互相支援对抗穆斯林的 所以对于这个在异教徒包围下的基督徒国家 在大殖民时代 欧洲人对待他们的态度就很模糊 算是一个半文明国家吧.,埃塞俄比亚是犹太人文明的一个分支,算到现在最少在2000的年之久,历代埃塞俄比亚君王必须证明自己是犹太王直系后裔才能统治帝国。第三个原因是埃塞俄比亚自身的努力与改革,1884-1885年俾斯麦主持的柏林会议,开始了列强瓜分非洲的浪潮,为了协调列强在瓜分非洲时可能避免的矛盾,规定对某地进行殖民的列强,必须证明自己有能力建立统治秩序。西方列强对非洲的瓜分,有一个理由,就是这个地方不开化、不文明,尤其是“没有能力管理自己”,所以不能作为平等的主权国家对待,而列强的殖民会带来开化和文明。19世纪中期以前,埃塞俄比亚正处于各地分裂割据的诸王公时代的乱世,后来出现了提奥多罗二世皇帝一度重新统一埃塞俄比亚的核心,然后向其他民族政权进行征服,期间也是加强中央集权,建立常备军和征兵制度,并且加强与西方国家的合作,购买武器。然而提奥多罗二世最后与英国发生矛盾,扣押了英国使者,引来英国远征,在被包围的要塞里自杀。后来约翰尼斯四世继续了埃塞俄比亚的改革和扩张。海尔·塞拉西即位后,继续推行他的改革计划,目是使国家实现现代化,第一个成就是在1931年“赐予”其臣民阿比西尼亚的第一部成文宪法。这部宪法,以1889年日本明治宪法为蓝本,开章明义地宣布海尔·塞拉西的神圣家族是惟一合法的皇族,“不间断地传自耶路撒冷的所罗门王和埃塞俄比亚的示巴女王的儿子孟尼利克一世的朝代”,“他的尊严不容侵犯,他的权力不容争议”。这部宪法还规定,皇帝握有立法、统帅军队、任免官员、宣战、签订条约等一系列大权。此外,还身兼最高法院大法官。宪法设立了上议院和下议院,但是议员都由皇帝指定,为数不多的上议院成员包括帝国的亲王、贵族、大臣、法官和军队将领,下议院成员主要是各地土司、酋长、地主和其他“知名人士”。议会的惟一工作就是聆听皇帝的训喻和做笔记。在欧洲顾问的帮助下,阿比西尼亚在30年代,逐渐建立起现代化的海关、行政、警察和军队,公共工程、道路、公共卫生和教育方面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进步。许多改革都是通过外国顾问和专家来实现的,1931年到1935年是阿比西尼亚的“黄金五年”。
在多种因数的影响下,埃塞俄比亚在夹缝中生存,举步维艰,虽然国内有志之士的不断改革,但是面对世界大环境的背景下,埃塞俄比亚并不能拥有真正的独立,最终在1935年被意大利全部吞并,但是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面对帝国全境此起彼伏的暴动和游击队袭击,到1937年11月,意大利终于被迫承认他们在阿比西尼亚的高压政策已经失败。格拉齐亚尼被调离亚的斯亚贝巴,身材高大、仪表堂堂的奥斯塔公爵阿马戴奥·迪·萨伏伊亲王出任新的意属东非总督。他改变了其前任的恐怖政策,关闭集中营,开始在阿比西尼亚执行发展经济、安置农民、以及安抚和拉拢当地人的政策。1941年5月5日,巴多格里奥进入亚的斯亚贝巴五周年纪念日那天,海尔·塞拉西皇帝的车队沿着古老的道路驶下恩托托山,在圣玛丽教堂稍事停留,随后进入亚的斯亚贝巴。海尔·塞拉西皇帝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讲,宣布“此日是埃塞俄比亚历史上一个新纪元的开始”。为了表示同过去的历史有所区别,皇帝宣布将国名改为更加庄重的“埃塞俄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