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皮,对大家来讲一点不陌生,但说包书皮,我想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能认识这种老手艺的大部分都是70后跟80后的了,不像现在,有卖专门包书的书套,很简单,再说现在的书纸质更好,本身有的就已经过塑了一层薄膜,也更不容易坏。我们那时候,新学期开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包书皮。还别说,这可是件‘大事’,为这事全家总动员,找包书用的油纸,报纸,帮忙裁剪,帮忙包书,小心翼翼,生怕把新书弄皱掉,第二天去上学,看见同学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某某同学,你的书皮全部包好了没有?”。在学校看见谁的书没包书皮,大家会一致认定他为不爱惜书本,他的书就会比我们更早坏掉,更容易旧,所以那时候包书皮也成了同学们之间的“财富”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包过这种书皮?
包书皮本意是为了保护书籍,其实,也许大家没注意,它还有另外的意义。
当年刚上学,正处于文革时期,那初期,在那物资缺乏的年代,包书皮的材料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这样学生们——更确切地应该说学生家长们只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就地取材。当然学生们的书皮也是五花八门。
有的用牛皮纸,有的用饼干包装纸,甚至有的用水泥袋纸,在我看来,最上讲究的是画报纸,最简陋的是报纸。
这里重点说一下我用画报纸包书皮的花絮:
因为我父亲是教师,一些旧画报大家看完后就拿回家了,当时的画报可没有现在这样精致,因为没有广告,往往是薄薄的二三十页,大部分是黑白印刷,包书皮最好的是中间那张彩色的,那一张的内容往往是一幅照片画,或者是一篇文章,当然是最受欢迎的,上课开小差盯着画天马行空地想象,或者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看那篇文章,在当年没有什么课外书的年代,也是一大乐趣。
至于看了什么文章、图片,由于年代久远,绝大部分都忘了,但是,也有例外,现在印象比较深的是“南京长江大桥”通车、“32吨自卸车研制成功”的文章图片,当时是百看不厌。
还有一篇国外著名的短篇小说,莫泊桑的《项链》,就是在书皮上看的,至今印象深刻。
当时看“书皮文章”可不是那么简单,往往有的段落折在里边,需要把折叠部分打开看,现在想想很麻烦,其实那时候一点没有这样的感觉,甚至乐此不彼,一遍遍地打开看那有趣的故事。
所以说,包书皮这看似简单的过程,在当年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这可不是现在五花八门的成品书皮可以比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