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写过一个关于朱元璋登基后,杨逍、韦一笑和五行旗结局的回答,这回再次续上,继续来扯一番张无忌卸任教主后,明教会何会迅速衰落,原明教高层到底结局如何。
明教原名拜火教,自唐朝传入中原以来,发展了七百余年,在元末终于发展到了高峰期。时任教主阳顶天雄才大略,大力整顿教务,手下不只是有着左右光明使者、四大护教法王,五散人这样的高端战力,在中原更是有着百万教众。在阳顶天死后,明教经历过一段时间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在张无忌大战光明顶,拯救明教于危难之中后,张无忌成为明教的首领,继续阳顶天的遗志,反抗蒙元。
张无忌主动放弃问鼎九五至尊的机会,朱元璋趁机上位可惜张无忌不是枭雄心性,过于软弱,只想和自己爱的人过自己的小日子,没有雄心大志。在三闯金刚伏魔圈,最终助谢逊废掉成昆,眼见谢逊心愿已了,遁入空门,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张无忌彻底没了斗志。在和幼年的朋友徐达、常遇春一晤后,中了朱元璋的计策。尽管赵敏早已经看破,但出于想独占张无忌的心思并未点破,最终心灰意冷的张无忌选择了放弃教主之位,进而可能问鼎九五至尊的机会,和赵敏一起归隐大漠。
自张无忌留书杨逍,辞去教主职位后,原洪水旗凤阳分坛坛主朱元璋迅速展现出非凡的手腕和过人的心计,迅速控制了洪水旗旗主唐洋。五行旗负责领导中原百万教从反抗蒙元,而洪水旗的势力范围就是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山东等地。利用洪水旗为跳板,朱元璋迅速控制了这一地区的教众,斗倒了韩山童等对手,拥有了逐鹿中原的资本,将蒙元逐出了中原后,朱元璋在和投奔了徐寿辉,并迅速取代徐寿辉成为明教另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的首领陈友谅的斗争中笑到了最后,成功问鼎天下,建立大明。
朱元璋上位后首要任务,就是铲除助他夺得天下的明教在中国历史上,历来都是皇权至高无上,不允许上面还有着能够压他一头的存在。对朱元璋来说,明教只是他尚未发迹之时的工具,一旦成功夺得天下,明教的出身就成了套上他身上的枷锁,必须彻底清除早能巩固皇权。
朱元璋是皇帝,在明教内部的地位更是还在五行旗之下,只是一名小小的坛主。明教虽然以反抗蒙元为大业,却始终脱离不了江湖门派的窠臼。张无忌卸任后,接任的张逍年老德薄,不论是声望还是武功都不足以服众,更是完全江湖人的作派,压根没有政治上的智慧和野心,也没有相应的准备,结果被朱元璋逆袭成功。
朱元璋尽管选择了以“明”为国号,算是对自己出身明教作出了交待。但他已经成为了天子,自然要从皇权第一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不清除明教,难道放任自己头上还有一堆在身份上可以压过自己之人?这样如何能够保证权力归于自己一身?所以明教的灭亡就成了必然。
明教在朱元璋的算计下迅速土崩瓦解,众高层或亡或归隐明教在中原的力量由三人来统领,一个是朱元璋,一个是取代了徐寿辉地位的陈友谅,第三个则是东南沿海地带的明朝领头人张士诚。在合力将蒙元逐出中原后,赶到了大漠深处之后,这三支力量终于爆发了内讧。五行旗也分裂,各自支持一方。就连杨逍和范遥也开始控制不住局势。最终在大战中,明教在中原的核心力量几乎伤亡殆尽。
朱元璋成功上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派遣心腹大将,同样是出身于明教的徐达和常遇春对明教在中原的各个分坛展开了雷霆攻击之势,迅速排除了明教各地分坛,断了明教的根基,明教所有的力量被迫缩回了光明顶苟延残喘。
最终的决战中,数万大军围攻光明顶,杨逍重伤逃脱,深感对不起张无忌的重任,对不起明尊,忧愤之下很快就离世。范遥在冲入大军之中,重伤常遇春之后,力竭死于乱刃之下,只有韦一笑仗着过人的轻功得以逃脱。此后韦一笑欲闯皇宫找朱元璋算账,却中了埋伏,被道衍大师击伤,死于乱箭之下。
此时的四大护教法王中,金毛狮王谢逊早已经遁中空门,白眉鹰王殷天正在倚天时期就已经在闯金刚伏魔圈时力竭而亡,紫衫龙王黛绮丝一介女流,在女儿小昭替代自己成为波斯明教圣女,自己免了杀身之祸后,早就选择了退出江湖,隐居于曾和挚爱韩千叶生活的灵蛇岛,早已经不问江湖事。至此四大护教法王全部消亡。
五散人在明教的地位十分超然,他们个个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投身明教只是因为明教的主张比较符合他们的理想抱负。他们在明教内并没有任何实权,更类似于合作的有关系。明军围攻光明顶时,行动十分隐秘,五散人一直在中原收拢被朝廷杀散的教众,等察觉光明顶被攻破,明教名存实亡时,深知明教的任务已经完成,存在是祸非福,于是脱身而去,化身为道士,继续游走人间,救死扶伤。
直到朱元璋欲彻底杜绝后患,找上了隐居在大漠深处的张无忌、赵敏和周芷若夫妇三人时,张无忌才察觉明教已亡。眼见朱元璋连自己也不放过,一怒之下杀进了皇宫,击毙无数大内侍卫,将朱元璋擒获。在朱元璋如实告知清除明教只是为了江湖社稷稳固,黎民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后,张无忌无奈放了朱元璋,只是要求他不得再找剩余的明教麻烦。
张无忌来收拢明教剩余教众,保证修改明教宗旨,将之彻底变成一个纯粹的江湖帮派,与朝廷再无一丝瓜葛。朱元璋答应了张无忌的要求,于是五散人将剩下的教众带至河北平定州猩猩滩,在此处一个名叫黑木崖 ,易守难攻的地方建立了新的明教总坛。为了表示与曾经的明教彻底割裂,新的教派被张无忌命名为日月神教。在整顿好一切后,张无忌就卸下教主职务飘然而去,再次归隐江湖过自己的逍遥日子。
在《倚天屠龙记》小说中已交代了几位的结局:
1.紫衫龙王黛绮丝跟随小昭一同回去了波斯总教。
2.白眉鹰王殷天正在少林寺与张无忌、杨逍一同与三渡交手后,油尽灯枯而死。
3.金毛狮王谢逊在少林寺击败成昆得报大仇之后,自费武功在少林寺出家。
谈其余几位的结局,我们看看《倚天屠龙记》小说最后交代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是如何对待明教的。
朱元璋倒还记得明教,将他所建的朝代称为“明朝”。但因明教维护百姓,朝廷官府便对其残杀镇压,时日既久,后世首领无能,明教终于也渐渐式微了。
也就是说,虽然朱元璋不得不以“明”为国号,但明教维护百姓,威胁君权,所以朱元璋和明朝朝廷对明教的态度就是残杀和镇压。
张无忌在隐居蒙古之前,安排杨逍、范遥、彭莹玉三人主持教务,所以,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朱元璋登基后,这三人必然是重点打击的对象,估计要死于明朝朝廷的绞杀下。
四大法王中唯一的青翼蝠王韦一笑,虽然武功不是最高的,但是他引以为傲的轻功却是保命的良方。或许凭借天下独步的轻功,韦一笑能逃得性命。
至于“五散人”,武功没有“二使”、“四法王”高,计谋也要稍逊一筹,更是凶多吉少。
金庸小说往往寓虚于实,“五散人”在历史上或传说中也却有记载,而且远比小说精彩。
彭莹玉在历史上本身就是元末义军领袖,但他却是靠白莲教召集义军,明朝有很多将领出身他的门下。在彭莹玉的帮助下,徐寿辉建立了天完政权。后来,彭莹玉离开徐寿辉独自作战,在徽州牺牲。
布袋和尚说不得的原型是五代时期的契此和尚,与说不得一样,整天背着大布袋四处化缘。他在圆寂前,留下一个偈子: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人们由此认为他是弥勒佛的化身。传说中,布袋和尚与朱元璋还有交集。朱元璋有一次到寺庙游玩,发现墙壁上画着一个布袋和尚,旁边提了一句诗,“大千世界浩茫茫,收拾都将一袋藏。毕竟有收还有散,放宽些子又何妨。”朱元璋心知这是在讽刺自己严刑峻法,急令搜寻,却什么也没有搜到。
铁冠道人张中也是明初奇人,能够预测未知,为朱元璋留下《蒸饼歌》,里面预测了靖难之役和土木堡之变等内容。张中也是不知所踪。
冷谦据记载还曾在洪武年间作过官,任太常协作郎,冷谦懂音乐,会养生,还擅长画画,活了150多岁,远比小说中冷谦丰富多彩。
周颠据记载蒸不死,饿不死,在鄱阳湖大战前,朱元璋问他,这次出征顺利吗?周颠回答,顺利。朱元璋说,陈友谅已经称帝,要取得胜利,恐怕没那么容易。周颠回答,上天没有安排他的位置。船队前行到安庆没有风,停了下来。朱元璋问周颠,周颠卜了一卦,说跑起来就就有风了。于是,朱元璋命纤夫拉纤,果然船一动,就起风了。后来,周颠不辞而别,不知所终。朱元璋晚年还曾写《周颠仙传》一文来纪念周颠。